產經情報

基礎設施逐步到位 工業元宇宙率先起步

日期:2022-02-23

元宇宙大熱,但除了在娛樂和社交媒體上的應用潛力外,業界則是普遍看好應用於製造領域的「工業元宇宙」,相較消費市場反而更具有較大的剛性需求,且目前產業大廠數位化程度普遍高,加上已有工業物聯網、數位分身(Digital Twin)等逐漸完善的基礎設施,工業元宇宙可望率先起步。

近年產業大肆討論元宇宙浪潮,然業界仍普遍認為,目前的元宇宙仍處於一個開始萌芽的階段,關鍵是是否能出現殺手級應用與商業模式,但這背後還會涉及很多層面需要進一步討論,包括技術、平台、服務內容,甚至法規、金流、資安等的問題,市場要走上軌道恐怕仍需要數年,甚至更久,也因此現階段有相關業者便紛紛押寶,相較之下更具有剛需的商業應用,例如製造業或物流業。

市場分析原因在於,工業應用市場具備場域封閉性、產業大廠數位化程度普遍較高,而工業元宇宙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技術和方法論,事實上在現在的工業系統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包括發展越趨成熟的工業物聯網,其扮演了工業元宇宙基礎設施,以及數位分身所強調的,透過虛實整合模擬物理世界來優化產品生命週期的研發生產管理,這些都已是目前工業4.0系統中耳熟能詳的應用,使其成為打造元宇宙雛形的關鍵技術。

元宇宙的概念是一種平行於現實物理世界的虛擬世界。這樣的概念在工業領域似乎有點熟悉,其與近幾年所探討的數位分身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基本上可以說是換了一種說法。所謂數位分身指的是將現實世界中具體存在的物理實體、流程或是系統,在數位化資訊平台內升成一模一樣虛擬分身,而這個分身具有真實世界的一切元素和特質,可以在虛擬世界裡模擬真實世界運作的情況。

這在工業界已經不是什麼奇談,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(Boeing)在歷經787多次延遲交付的慘痛教訓後,在打造新的客機時採用數位分身,並根據客戶反饋的大量資訊,進一步分析新飛機的設計、生產和試驗等環節。而在工業4.0的場域裡引入數位分身的概念,則是將其運用在產線建置上,透過在虛擬環境裡的多次試驗、校正,來找到合適的營運模式,再到實體產線中部署,降低企業要購買大量實體設備的試錯成本,或是在進行產品設計開發時,模擬產品製造過程,在虛擬系統中完成品質與效能的測試,再反應到實體世界中。

不過,當數位分身要越接近真實,產品就必須具備更充分的數據資料庫進而提高模擬的可靠度,隨著元宇宙概念的推波助瀾,也將促使數位分身的技術持續迭代更新,帶動相關技術落地,包括為提升預測準確度,需模擬更完整、廣泛的虛擬物件和空間,並以此基礎打造元宇宙的運作環境,這當中有賴5G、Wi-Fi 6、雲端技術或邊緣運算、智慧感測等更強韌的通訊環境、處理平台與感測設備等的支援。

此外,有AR業者也指出,由於工廠本來就已成熟運用ERP、MES等管理系統,換言之過去數年在工廠中就已經存在大量數據訊息,因此現在只需要打通接口就能將這些數據整合到數位虛擬平台中,再透過智慧終端將其做為元宇宙的入口。而在大數據時代,資訊量爆炸,人類對於訊息接收的方式也可能透過配戴AR眼鏡,透過更直覺「看」的動作,達到所視即所得,走到哪看到哪,形塑行動戰情室概念。業者觀察,提升工作效率的需求會是AR穿戴裝置在工業領域率先落地的主因,這也使得製造業具有打造元宇宙的先天優勢與動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