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經情報

產業專精AI將成主流 AI Labs訴求永續AI

日期:2025-01-24

頂尖AI發展耗費大量資源,台灣難與外商競爭,開發產業專精的應用場景成為市場利基。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(Taiwan AI Labs)主打繁體中文資料、聯邦式學習平台,訴求企業採用永續AI(Regenerative AI)。

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指出,雲端巨擘紛紛投入資料中心擴建,電力需求節節高升。在地緣政治、美國要求「乾淨網路」等因素下,台灣業者可從AI資料中心建設中獲益。

然而,在企業AI應用方面,台灣本土能源有限,選用AI模型時,將從通用式大模型轉向企業最適規模專用模型。企業不需全知全能的GPT,而是受過專業資料訓練、謹言慎行的GPT。在AI治理面向,企業應考慮可解釋、可追蹤、可驗證、可審計等面向。

杜奕瑾觀察,台灣企業AI應用最關注改善生產力、優化營運流程、提升營收獲利3大面向。

2024年較多AI應用集中在行銷、IT、業務、客服等場景;進入2025年,估計在法律人資、產品開發會有更多應用案例。

AI Labs以開源模型為基礎,推出經過繁體中文資料訓練的FedGPT,包括標準版、專業版、企業版,鎖定文本知識應答、知識推論整合、處理企業複雜問題、人臉辨識和物件偵測等需求。

其主張,在繁體中文金融知識測試「TMMLU+」中,FedGPT Pro專業版以34B參數超越了70B參數的TW-LLama3和LLama3.1-405B大參數模型。開啟檢索增強生成(RAG)功能後,許多任務的表現更是超過GPT-4。

AI Labs建立聯邦式資料治理平台,允許不同機構在「不分享」原始數據的前提下,資料留在本地、模型參數聚集,主動持續優化模型,特別適用於高度重視資料隱私的金融、醫療業者、政府單位。

AI Labs推出「卓越中心計畫」,推動大專院校AI應用與人才培育,三大要點為推動學術應用與提升研究競爭力、建立台灣AI研究倫理規範和保障資料隱私與著作權、培育國際級人才及強化台灣AI軟實力。

計劃首波邀請6位頂尖學者參與,分別為台大電機系教授李宏毅、台大資工系教授陳縕儂、台科大工業管理系教授許嘉裕、台科大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副教授李敏凡、政大資管系教授蔡瑞煌、東海大學資工系終身特聘教授楊朝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