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洲科技公司正在將人工智慧(AI)應用從軟體領域,拓展至機器人等硬體領域,將引領下一波科技浪潮。
綜合彭博(Bloomberg)、華爾街日報(WSJ)報導,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6月時COMPUTEX發表的主題演講,指出下一波AI浪潮是實體AI,表示「機器人時代已來臨。」
美國在AI技術方面仍是領先者,NVIDIA就是最好的例子,以技術供應商自居,不直接參與機器人製造。11月時,NVIDIA預告將於2025年上半推出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Jetson Thor運算平台,供機器人製造業者使用。
不過,亞洲地區在硬體製造方面擁有優勢,加上政策支持,擅長找到實用的應用場景。例如,美國發明電晶體技術後,Sony將該技術應用於消費性收音機,並於1999年推出機器狗Aibo。
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23年11月發布《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》,目標是2025年量產人形機器人,而2027年時,機器人產業將成為主要的經濟成長動能。人形機器人公司在中國市場湧現,如宇樹科技、優必選、傅利葉智能、星動紀元等。
南華早報指出,9月在北京舉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,中國企業展示了27款人形機器人,為歷屆最多。而Tesla Optimus是唯一來自海外的人形機器人。
花旗集團(Citigroup)指出,過去20年,中國佔全球78%的機器人專利,日本、南韓則分別佔7%、5%,而美國僅佔3%。
不同於美國許多產業擔心飯碗被搶走,亞洲地區則因人口老化、勞動力短缺等因素,反而更願意擁抱自動化。
亞洲地區也針對AI機器人進行小規模且有趣的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