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經情報

市場興趣降溫、IPO 困難重重,中國 AI 四大巨頭陷入瓶頸

日期:2021-11-26

根據日經報導,中國處於領先地位的人工智慧公司目前正爭相上市,但因為大環境影響和營收表現,投資人對這些科技新股的興趣逐漸減弱,導致這些企業陷入瓶頸,難以找到提供持續成長的資金。

號稱「中國 AI 四巨頭」的商湯科技 、曠視科技 、雲從科技 、依圖科技,開創了中國 AI 產業的先河,這些公司專注於臉部辨識技術,在競爭激烈的 AI 機器視覺市場中占 60%,產品遍布中國的智慧城市、安全系統、手機、自動駕駛、物流、線上醫療和金融服務。

然而,受到中美科技戰及貿易戰影響,這些 AI 巨頭的首次 IPO 之路可說崎嶇不平,加上市場波動、投資人對 AI 商業前景失去耐心,帶來龐大挑戰。

美國、香港 IPO 變得困難

中國國家支持的雲從科技,自去年 12 月提交申請後,經過三輪監管機構審查,終於在 7 月通過上海科創板(STAR)的監管審查。

曠視科技歷經美國、香港 IPO 失敗後,今年 9 月獲得上海科創板(STAR)的上市批准。曠視科技是阿里巴巴支持的公司,但 2019 年 10 月被川普政府列入貿易黑名單,禁止與美國供應商展開業務。

至於中國最大人工智慧公司商湯科技,自從 2017 年以來一直為上市做準備,並於 8 月在香港申請 IPO;另一間 AI 公司依圖科技於 2020 年 9 月提交上市申請,但監管機構要求提供更多業務和財務細節,於今年 6 月喊卡。

市場原本期待這 4 間公司在依賴私募基金後,會轉往公開交易所上市,但因為中國資金正在枯竭當中,加上利基商業模式和經營虧損帶來潛在風險,投資人可能無法接受基於私人估值的股價。

人工智慧 4 大巨頭自成立以來,一直是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的寵兒, 8 年間從投資人那裡籌集 500 億元人民幣,總市值超過 1,400 億元;但事實上,它們仍處於營運虧損階段,在 2018 至 2020 年共損失 133 億元,占總營收 85%,意即過去三年中,這些公司每賺 1 元營收,就花費了 1.85 元,主要用於勞動力。

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已經邁入「死亡之谷」

財務虧損使得投資人開始質疑這些公司控制成本、擴大業務和創造利潤的能力,對於 AI 產業的熱情也於 2019 年開始減弱,再加上從今年 10 月開始,中國新創科技產業的熱衷度明顯降溫。

曠視科技創辦人印奇 2020 在演講中提到,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已經邁入「死亡之谷」(valley of death)的階段,意即已經開始營運但未產生營收。他認為,這些公司在實現可持續成長的目標之前,這個時期可能持續會 18-24 個月。

國金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,人工智慧公司正陷入發展瓶頸,且尚未達到投資人預期,加上演算法無法突破、業務應用受限、勞動力成本高以及倫理問題,都對該產業的商業模式構成挑戰,因此新創公司必須在業務起飛前度過「死亡之谷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