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晶圓代工龍頭的CoWoS先進封裝技術及產能供不應求之際,半導體封裝設備供應鏈看好「面板級封裝」(Panel Level Packaging;PLP)憑藉基板「化圓為方」的先天優勢,有望加速接棒CoWoS,成為未來AI晶片封裝技術的新主流。
2025年Touch Taiwan系列展甫落幕,展會現場集結志聖、均華、均豪、群翊、致茂等面板級封裝設備及解決方案廠商齊聚一堂,除了市場熟悉的面板級扇出型封裝(FOPLP)技術外,也見到「CoPoS」(Chip-on-Panel-on-Substrate)新技術將加入市場競爭,成為先進封裝供應鏈的討論焦點。
針對備受關注的技術發展趨勢,產業人士分析,面板級封裝將逐步「區隔成兩個世界」。
其中一個發展方向聚焦電源管理IC(PMIC)與射頻IC(RF IC)等應用,對應成本競爭力更高的(FOPLP)技術;另一軸線則是以CoWoS製程為基礎進行面板化,催生出的「CoPoS」新技術,以玻璃基板取代晶圓,瞄準當前最炙手可熱的AI晶片應用。
志聖指出,CoPoS有望成為CoWoS快速銜接下一世代的過渡技術,因其奠基於CoWoS-L技術並朝向面板級封裝邁進;業者進一步指出,「一直以來都有配合客戶投入相關技術的研發,但近期技術落地的腳步超乎原先預期」。
據了解,CoPoS初步選定採用310x310mm尺寸的玻璃基板,雖然絕對面積與12吋晶圓的絕對面積相去不遠,但可用於放置晶片的面積利用率更高,為的就是快速提升新技術良率並導入生產,才能儘快銜接現有及未來技術。
市場預期,業界最快可在第2季結束以前確定CoPoS的技術規格,順利的話設備商將自2026年中開始進機,建置首條實驗量產線,並於2027、2028年分別展開技術開發及製程驗證,最終在2029年正式導入量產。
早在CoPoS出現以前,因應封裝體積尺寸加大、晶片異質整合趨勢,半導體封測大廠力成、日月光集團就相繼投入FOPLP技術,磨劍十年分別發展出510x515mm、600x600mm大尺寸封裝規格,也是原先半導體設備廠商切入面板級封裝領域的兩大主軸。
其中,力成的FOPLP產線已於2019年正式導入量產,領先業界約2~3年時間;而日月光也在2025年初時,宣布邁向量產的重要里程碑,將斥資2億美元(約新台幣64億元)在高雄廠設立首條FOPLP量產線,順利的話可於年底前試產、2026年開始客戶驗證及量產。
業者認為,相較於採用較小基板尺寸的新技術CoPoS,除在應用場景有所差異外,FOPLP還是追求低成本、高效率生產的重要解決方案;無論是採用玻璃或金屬的基板材料,均可有效解決重佈線層(RDL)增層的壓力,有助於降低整體製程難度,但現階段仍面臨放大量產、提升良率等技術挑戰。
同時供應CoPoS、FOPLP設備的群翊,先前也在法說會上指出,由於大尺寸的玻璃基板仍在其中幾個製程上面臨技術瓶頸,雖然目前導入少量生產可行,但距離擴大生產規模還有一段路要走。原先預期相關技術需求可在2026年迎來遍地開花的機會,但目前看來可能得延後至2027~2028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