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經情報

缺字當道 智慧化能紓解壓力

日期:2021-12-29

受到疫情天災等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,不少產業界人士認為,2021年的代表字可用「缺」來總結,同時,多數業者也認同,各種缺字當道的情形,將會持續到2022年甚至更久之後。也因此供應鏈業者們加速了智慧化的建置,希望能藉此舒緩因各種缺所導致的壓力。

疫情自2020年開始蔓延後,隨著全球染疫情況的上升,自2020年下半開始,陸續出現航運缺櫃、物件缺料等情況,同時受到人口結構的改變,缺工的問題也一直是每年持續困擾著經營者的惡夢,再加上環境/能源議題的接連發酵,讓缺電也成了業者今後必須要面對的挑戰之一。

面對愈來愈多供需上的失衡,製造領域業者指出,傳統的調度與預測,已經無法因應近年快速變遷的情況,所以希望能透過人工智慧(AI)的協助,更智慧化的針對各種缺的情況進行預測防範及調節,讓相關的壓力可以獲得些許紓解。

供應鏈表示,不論是缺料、缺櫃、缺人、缺電,背後都隱藏著供需失衡的問題,所以希望能透過智慧化的方式精準掌握供需情況,並提供解決方案。像是利用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,掌握上下游的存貨與需求,再進行產能最佳化的配置,或是透過智慧製造/自動化生產來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,還是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,針對用電需求進行最佳規劃,甚至結合儲能從事電力供應的調控。

不過,要讓智慧化解決方案可以產生效益,則必須要有足夠正確的數據,才能協助系統研判,像是在供應鏈的物料供應上,一定要同時掌握上下游的相關數據,才能準確的預估物料的需求,同樣的,在能源損耗與控管上,也是要能掌握足夠的數據資料,才能發揮最大效益。而如何獲得正確的數據,就成了業者最頭痛的部分。

雖然因此近年企業在進行智慧化數位轉型之際,多半希望能鼓吹上下游的供應鏈業者一併納入,但是這些數據很多都涉及到自家營業上的秘密,供應商與客戶不見得會願意提供相關數據。

業者指出,這主要是因為對數據在使用上,還缺乏一定程度的信賴感,憂心提供的數據會成為其他人窺視自己秘密的途徑,所以唯有建立上下游供應商之間的信賴感,方能獲得所需要的數據,但這都還需要時間慢慢讓業者彼此間去慢慢適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