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經情報

當巨人開始恐懼:Intel、AMD 破天荒合作,x86 帝國能否抵擋 Arm 大軍壓境?

日期:2024-10-24

在瞬息萬變的科技舞台上,合作與競爭的戲碼不斷上演。過去半個世紀以來,英特爾(Intel)和超微(AMD)這對 x86 處理器市場的雙巨頭,始終扮演著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角色。然而當 Arm 架構處理器帶著行動裝置的勝利光環,開始向 x86 佔據主導地位的個人電腦和伺服器市場進軍,RISC-V 等新興勢力也虎視眈眈地在一旁崛起時。

這兩個昔日的死敵,竟選擇放下半世紀的恩怨,攜手成立「x86 生態系統諮詢小組」(x86 Ecosystem Advisory Group),共同守護 x86 的未來。這個出乎意料的舉動,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產業變革和挑戰?x86 帝國的城牆是否真的開始崩塌?

x86 的輝煌與陰影:從 PC 時代霸主到腹背受敵的困境
英特爾無疑是 x86 輝煌歷史的開創者和主導者。自 1970 年代推出第一顆微處理器以來,英特爾便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實力,帶領 x86 架構在個人電腦市場攻城掠地,締造了長達數十年的霸業。同一時間,超微則扮演著 x86 市場的「千年老二」,在英特爾的巨大陰影下苦苦追趕。雖然偶爾能憑藉價格優勢和技術突破,短暫地挑戰英特爾的霸主地位,例如世紀之交的速龍處理器,以及近幾年借助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的 Ryzen 處理器,但始終無法撼動英特爾的市場主導地位。

但是科技產業的競爭從來不是零和遊戲。當 x86 架構在個人電腦和伺服器市場稱霸的同時,Arm 架構處理器憑藉其低功耗、高效能的優勢,迅速征服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,並逐漸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領域。

Arm 大軍壓境:蘋果 M 系列晶片領軍,高通驍龍緊追在後
2020 年,蘋果公司推出搭載自研 M 系列處理器的 Mac 電腦,標誌著 Arm 架構正式向個人電腦市場發起挑戰。蘋果 M 系列晶片憑藉其卓越的效能和能耗表現,迅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,也讓其他 PC 廠商看到了 Arm 架構的巨大潛力。

高通也不甘示弱,在 2023 年推出了效能強大的驍龍 X Elite 筆記型電腦晶片,甚至超越了英特爾的酷睿 9 和蘋果的 M3 處理器,驍龍 X Elite 處理器率先實現了生成式 AI 落地終端,並與微軟合作推出了 Copilot+ PC,展現出 Arm 架構在 AI 領域的強勁實力。微軟也估計今年年底 Arm 架構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將達到 100 萬至 200 萬部,在 Windows 陣營的佔有率將達到 5%。Arm 執行長哈斯(Rene Hass)更預測,未來五年 Arm 架構晶片將在 Windows PC 市場拿下超過半數的市佔率。

RISC-V 趁勢崛起:開源架構的魅力,中國市場的推波助瀾
除了 Arm 架構的威脅,RISC-V 等開源指令集架構的崛起,也讓 x86 陣營備感壓力。RISC-V 架構具有高度靈活性和可擴展性,允許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定制處理器,並避免昂貴的授權費用,因此受到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等許多渴望突破的科技公司歡迎。

分析機構 Semico Research 預測,到 2025 年,RISC-V 的年出貨量可能高達 400 億顆。SiFive 首席架構師阿薩諾維奇(Krste Asanovic)更預言,RISC-V 架構沒有性能天花板和應用限制,有望在未來三年超越傳統架構。

能否力挽狂瀾?
面對 Arm 架構的步步進逼,以及 RISC-V 等新興勢力的崛起,英特爾和超微終於意識到,唯有放下過去的恩怨,攜手合作,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生存下去,在 10 月 16 號宣布合作共組「x86 諮詢小組」應對 Arm 和 RISC-V 挑戰。

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(Pat Gelsinger)在宣布合作時表示:「x86 時代還沒有結束,我們還活著,而且活得很好,x86 正在蓬勃發展。」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也強調:「x86 生態系統諮詢小組說明了當今時代技術領域的獨特特性。歸根結底,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加速計算能力的發展,以及推動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。」

x86 生態系統諮詢小組的成立,旨在簡化軟體開發、確保互通性和介面一致性,並為開發者提供標準的架構工具、指令集以及對未來的清晰展望。 這個小組的成員除了英特爾和超微之外,還包括微軟、Google、Meta、惠普、戴爾、甲骨文等科技巨頭,以及遊戲開發商 Epic Games 和 Linux 基金會。

微軟執行長納德拉(Satya Nadella)表示,x86 架構是現代運算的基石,微軟希望確保 x86 架構能夠持續發展。博通執行長陳福陽(Hock Tan)則認為,x86 架構的未來發展,將影響未來數十年的程式設計模型、框架和系統。

合作的重點之一,是清理 x86 指令集架構中老舊的部分並制定新的指令集標準,特別是在 AI 運算相關的擴展方面。英特爾和超微都承認,過去他們在 x86 指令集架構的發展上缺乏協調,導致指令集架構中出現了一些效率低下和偏差,透過合作可以共同開發新的擴展,並確保 x86 架構能夠滿足未來 AI 應用的需求。

合作並不意味著競爭的終結。英特爾和超微都強調雙方將繼續在產品和技術上展開競爭;但雙方也認識到,在某些領域的合作,例如安全性功能的標準化,將有利於整個 x86 生態系統的發展。

英特爾和超微的合作,能否成功扭轉 x86 陣營的頹勢? 當然還有待時間來證明。 但雙方放下恩怨,攜手合作的舉動,無疑為 x86 架構的未來注入了一劑強心針;不過這也讓人好奇兩家公司能否真正放下過去的恩怨,真誠合作?合作的範圍和深度如何界定? 雙方是否願意分享核心技術,共同開發新的指令集架構?最後,其他科技巨頭,例如微軟、Google 等,是否會積極參與這個合作?這些公司的態度,將決定 x86 生態系的影響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