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分享

以矽光子平台來實現量子感測的展望

建立日期:2025/10/08
  • 作者: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/ 李瑞光 教授
  • 出處: 2025 AOI論壇與展覽
  • 內容: 本篇為「2025 AOI論壇與展覽」演講簡報,內容簡介如下:

    相較於其他硬體平台,光子具有獨特不可取代性的重要特性,包含可在室溫工作、不易受外在環境(如電場、磁場)干擾、高傳輸速率/頻寬、不需真空環境、與可直接與光纖網路連結等優勢。光量子平台也是目前可在室溫下晶片化的最可能技術之一。與需要大尺度且多維糾纏量子光路來實踐光量子計算相比,量子感測的硬體要求,更適合已具有半導體及矽光子積體晶片領先優勢的台灣。

    基於我們在重力波探測器的儀器研究成果,本次演講將以當前量子感測的發展現狀為引言,介紹實現量子感測所需要的關鍵元件,與其在矽光子平台上的發展。我們將分享我們研究團隊在光量子位元(包涵單光子源、糾纏光子源、真空壓縮態光源、與非高斯光學貓態等)、超低損耗可編程光路晶片(包含鈮酸鋰光波導和氮化矽微共振腔),與相關偵測器的晶片積體化。最後,關於量子機器學習,我們也將分享如何利用機器學習來強化量子量測技術,與如何利用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(FPGA)來實現可攜帶式量子態斷層掃描。
  • 檔案下載:全文下載
  • 下載次數:5